<u id="6yp5k"><video id="6yp5k"><input id="6yp5k"></input></video></u><u id="6yp5k"></u>

「親密關系」書評 讀書心得3000字(2)篇

時間:2019-08-05 17:45:12 作者:admin

親密關系

作者:克里斯多?!っ?/p>

在愛與被愛的過程中,我們都曾經歷過痛苦、恐懼,也體驗過狂喜與極樂,我們渴望建立永恒真摯的親密關係,卻又害怕再度受傷。他告訴我們如何穿透自我障礙,用愛釀造幸福秘方——沒有人能年復一年地活在火辣、熱情、浪漫的親密關系之中,但我們能在親密關系的旅途中,學習面對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質……

「親密關系」書評 讀書心得3000字 第(1)篇

親密關系,是通往靈魂的橋梁

和諧的親密關系,一定是遠離小我的控制,無時無刻都是“自然的”。

人的一生,是在不斷地發現自己的過程。

有人說,愛情沒有道理可言,有的人會心甘情愿多付出一些,有的人會心安理得多得到一些。沒錯,愛在我們這個世界里的現實情況就是如此,但我們仍然有權利知道完美的愛應該是個什么樣子。更有人說,愛情有壽命之說已經被人證實了,既然愛并不能永久存在,那么還煞費苦心去維系它干什么,不如讓它隨風而逝。這也沒錯,可是當大多數人義無反顧地將愛情演變為親情時,它還是一樣需要維護。在這里有兩個辦法,只能根據情況選擇其一:

方法一,雙方都明白給予愛和獲得愛的重要性,以及最適合雙方的途徑,隨著時光的流逝不斷關注和維系愛的平衡,簡稱愛的雙修法?! 》椒ǘ?,無法讓對方進入“雙修”,那么只能加強自我心靈修煉,簡稱愛的自修法。這種方法雖然是一種自欺,但也是維護個人心理健康最常見的一種方式,因為俗世之中沒有絕對的公平,不公平是一種常態,只不過有程度的多少之分而已。

那么普世大愛又從何而來呢?大千世界,蕓蕓眾生,每個人心中普世之愛的多少是有顯著差異的:有的人愛心無邊,即使是素昧平生,也熱忱相助;有的人隨時可能懷疑他人行為的動機,不僅告誡自己“防人之心不可無”,還熱衷于傳播社會負面消息。更有甚者,極端自私,草菅人命,無視他人生命尊嚴……。人與人之間為什么會有這樣大的差異呢?

克里斯多福.孟在他的《親密關系:通往靈魂的橋梁》一書中寫道:“我們通常會把自己從小到大得不到的,未滿足的需求,全部都投射在那個特殊的人身上,期待自己的需求會在那個人身上獲得滿足。但是,世界上不可能有人滿足你的所有需求,填補你從小以來匱乏的?!蔽矣X得,這段話至少說出了一個真相,那就是大多數人在小時候得到的愛都是不完美、不充足的,因為大多數人的父母和家庭都是不那么完美的??刹豢梢源竽懺O想,我們每個人愛心的表現也是自己與父母之間經歷的投射反映過程,只不過投射的方向和方式不太一樣,因此得到了不同的結果?有人過度彌補,有人變向反射,有人投射到愛人身上,有人投射到社會之中?當然,我們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在其中發揮了最大的作用,仿佛聚焦和變焦過程,由心里那只隱秘的鏡頭,映出自我存在的世界。

如果一個人小時候沒有得到充足的愛,可能會投射到他的愛情方式上:無休止地希望得到愛,即使是來自不同的對象也來者不拒,這樣形成了過度補償(真實原因是小時候得到的愛極度缺乏);無休止地考驗對方,看看把對方趕走,還會不會回來,如果回來了才是愛我,不回來就是不愛我,這樣形成了變向反射(真實原因是小時候希望父母回來而他們并沒有做到)。如果一個人對社會存有大愛,要么如同印度圣雄甘地一樣,觀察到社會缺陷之處后反復自省,最終將靈魂升華到極高層次,大愛眾生;要么因為小時候得到了充分的愛,成長后儲存的愛被放大表現出來,映射到整個社會,才有了源源不絕的愛的付出。反之,如果一個人在小時候沒有得到愛的儲存,要么他會無視他人的需求,自私自利;要么他會要求愛人、家庭、甚至整個社會還他公平公正。其實,愛從來都不能靠剝奪他人獲得,必須從自我心中感性而生。

最后,不論我們選擇這段關系,他都已經在路上和我們并肩前行,給我們啟示或者痛苦,最終我們要將自己從中剝離出來,這是一個漫長的治愈的過程,也是一段美好的自我救贖之路。希望我們在愛的路上看得見自己,也聽得見別人,把沉睡的,遲疑的,還有無趣的那個人喚醒!

推薦閱讀~作者用兩年時光寫完~我們需要一生去學習和體驗~適合我,可能也會影響你~

「親密關系」書評 讀書心得3000字 第(2)篇

《親密關系》愛一個人是遇見更好的自己

感悟

親密關系中,理解商量,坦誠,不競爭,無私愛,自省,不試圖去改變對方,不要想當然為你好,也不要一味犧牲讓步...

書摘

●寫下初遇時,你在伴侶身上發現的所有優點,相處至今新發現的優點也加上去。然后,另外拿一張紙,把你現在在對方身上看到的缺點寫下。把兩張表放在一起,第一張表上列的每一項得十分,第二張表上列的則扣十分,看看你的親密關系是正分還是負分。

●恐懼與無知是造成所謂的“親密關系失敗”的兩大原因。

●不要對彼此做過度的情緒索求。期望=憤恨的前身。了解自己的期望及其背后的需求。

●偏差行為:

——引起注意(看看我!看看我?。?p>——權力斗爭(我不想做,你不能逼我?。?p>——報復心理(你傷害了我多少我也要傷害你多少。)

——自我放逐(努力有什么用呢?反正我一點也不重要。)

●我們本來應該用負責的態度來處理傷痛,卻往往怪罪伴侶傷害我們。

●不要吵架,而是尋找想吵架的理由(不被重視的痛苦),尋找解決方法。會爭吵是因為你內心的創痛需要治療。問問對方哪些話或行為會讓他/她真正受到傷害,然后保證以后會對自己的行為更加注意與負責。

●如果神要毀滅你,會先讓你驕傲?!比绻褚獨缒愕脑?,你只要對他們發怒,讓他們變成錯的一方就行了。如果你理直氣壯,就連神也不敢越雷池一步。

●有效溝通的八個綱要問題:

1.我想要什么?

2.有沒有什么誤會要先澄清的?

3.我所表達的情緒,有哪些是絕對真實的?

4.我或我伴侶的情緒,是不是似曾相識?

5.這種情緒是怎么來的?

6.我該怎么回應這種情緒?

7.情緒背后有哪些感覺?

8.我能不能用愛來回應這種感覺?

●如果無計可施,就選擇臣服吧!贏得起道理,卻輸了愛情!

●處理痛苦的情緒:

方式一:向感覺吸入空氣

方式二:如實如是地接受

方式三:觸摸疼痛

方式四:克里希那穆提的方法

方式五:運用肢體表達

方式六:筆者的方法

方式七:聽聽感覺說什么

方式八:感謝的效用

方式九:分享你壓抑的感情

我常建議爭吵中的夫妻,在其中一人說話的時候,另一人就想象自己正在看著一面鏡子。

●逃離受害者監牢的原則如下:

1.要解決問題,必須先跳脫問題的框架。(尋找新方法)

2.所有的問題,其實都是經過偽裝的禮物和寶貴經驗。

3.你所看到的每件事,都是你內心世界的投射。

4.每個人都有能力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負責。

態度。我創造了這個爛攤子。

這個爛攤子是我的一部分。

我得到平靜了,真的!

在我們因了解而成長后,“責任”這個詞的含義也從罪惡和羞恥變成回應和自由。

5.自由并非來自答案,而是來自問題?!稄囊阎薪饷摗?p>6.沒有什么問題是大到愛無法解決的。

●進退兩難時。我愿意接受這兩個選擇中的任意一個,或都不選。我最想要的東西就是真理。

只要真心想要,你就能得到。

●你一生中做出的犧牲,都是為了埋伏在你心中的“壞人”而做補償。如果你的動機是為了愛或為了了解愛,那么你就只會注重付出的過程,并且了解只有在真心付出的時候,你才會用開放的心去“接受”。

你有能力對伴侶的行為做出響應,而不是采取犧牲的方式。

●如果有競爭心態,公開自己的競爭心態而不退縮。

●知道懷疑存在心中,但不要屈服懷疑。

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,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,未作人工編輯處理,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果您發現有涉嫌版權的內容,歡迎發送郵件至:1607287652@qq.com 進行舉報,并提供相關證據,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聯系你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
日韩专区欧美精品

<u id="6yp5k"><video id="6yp5k"><input id="6yp5k"></input></video></u><u id="6yp5k"></u>